【光明日報】他們竭盡全力守護美麗家園,讓廣州重新熱鬧起來
廣州疫情襲來,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的醫(yī)務人員第一時間奔赴在抗疫的各條戰(zhàn)線,為市民開展核酸采樣、接種疫苗工作,拼盡全力構筑疫情防控堅不可摧的牢固防線。連日來,1400多人次的護士奔赴一線,哪里有需要,他們的身影便出現在哪里。
5月28日早上7點,中山一院唐章軍護士正在病區(qū)上早班,忙著送手術病人進手術室,然而,口袋里的手機響個不停,陳鄂護長心里著急一下給他打了好幾通電話。原來,護長接到通知,需要有武漢抗疫經驗的護士出發(fā)前往廣東佛山支援核酸采樣。一個小時后,唐章軍坐上了通往佛山的大巴,作為中山一院第二批核酸采樣隊伍的一員支援佛山禪城區(qū)。
工作第一天,唐章軍便接到通知,有一名次密切接觸者需要做核酸,這位居民剛才還在排隊等候中。得到消息后,唐章軍立即警覺起來,“趕快,布置一個單獨的核酸采樣點,我來給這位居民采樣。”唐章軍主動請纓,在一個隔離的區(qū)域為那位居民單獨采樣核酸,減少了排隊人群接觸感染的風險。
據唐章軍回憶,從5月28日到6月5日,唐章軍除了回家取衣服,就一直在醫(yī)院待命出發(fā),出發(fā)—采樣—休息—再出發(fā)—再采樣,兩點一線的核酸采樣工作讓他無法跟父母和妻兒團聚。
今年,唐章軍的兒子剛滿周歲,父母從四川過來,正想一家人團聚,他又馬上投入核酸采樣工作,父母來廣州已經10天了,他只在兒子生日和回家取衣服時跟他們吃過兩頓飯……他說:“家人的支持,永遠是我抗疫前進的最大動力。”
5月28日,中山一院招募核酸采樣醫(yī)療服務隊第二批隊員,潘佩珍護長毫不猶豫第一個填上了自己的名字。“當時也沒多想,病區(qū)的管理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都做得很有序,我想在力所能及地多做一些事。”很快,潘佩珍被任命為核酸采樣醫(yī)療服務隊第二批隊長,當天下午帶領中山一院核酸采樣醫(yī)療服務隊共50名隊員前往佛山禪城區(qū)為當地居民進行核酸采樣。
最讓潘佩珍印象深刻的是初到禪城區(qū)見到的景象,大巴行駛在街道上,處處可見排隊做核酸的群眾,“毫不夸張地說,隊伍排了十幾條街,其中不乏坐著輪椅的老人和帶著孩子的大人。”開展工作后,她帶領醫(yī)療隊員根據采樣點現場環(huán)境,迅速制定最優(yōu)的工作流程,快速提升核酸采樣的速度和質量,群眾排隊等候的時間從3個小時縮短至2個小時,從2個小時縮短至1個小時,甚至更短。
5月28日起,作為隊長又是病區(qū)護長的她幾乎是24小時連軸轉,每次出征結束后,她還惦記著自己病區(qū)的工作,及時了解病區(qū)日常工作的開展以及疫情防控工作。她說:“我們是在守護自己的家園,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打敗病毒,讓廣州重新熱鬧起來!”
截至6月5日,潘佩珍護長帶領的中山一院核酸采樣醫(yī)療服務隊第二批隊員先后在佛山禪城區(qū)、越秀區(qū)登峰街道、荔灣區(qū)以及番禺區(qū)進行5次核酸檢測,共檢測53337人次。
從今年4月開始,中山一院先后派出18人支援越秀區(qū)各社區(qū)開展疫苗接種工作。護士鄔嘉莉被分配到光塔街社區(qū)支援并作為組長負責協(xié)調各項工作。為了方便市民讓他們下樓就能打上疫苗,鄔嘉莉與社區(qū)工作人員一起將公交車改裝成疫苗接種車,把接種點開到了市民的家門口。
5月22日,廣州本土疫情襲來,接種疫苗的市民蜂擁而至,鄔嘉莉所在的疫苗接種點每天接種量大幅增加,達到1000人以上,完全是超負荷工作,有些居民天沒亮就在接種點門口排隊了,隊伍一直排了大概有幾百米。
面對蜂擁而至的人群,頂著炎炎烈日,鄔嘉莉與隊員們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晚上8點,中途沒有休息,吃完飯就趕緊穿上防護服繼續(xù)工作,她說:“只要穿上那身防護服,就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,用堅持和堅守完成任務。”
雖然工作很累,但是聽到市民們說:“你們辛苦了,謝謝你們的付出!”“你打針真厲害,一點都不疼,我第二針一定要找你打!”“姐姐,你好溫柔,手好輕!”鄔嘉莉便覺得心里暖洋洋的。
4月至今,鄔嘉莉帶領的疫苗接種小組共為社區(qū)居民接種疫苗26225支。她說:“我是一名護士,更是一名戰(zhàn)士,疫情不退,我們不退。”(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春燕)
報道鏈接:https://wap.gmdaily.cn/article/d7c3382c799249afab1a9b3cd679c95e
報道時間:2021-06-06